1、立身
主要指自我道德修养,人到三十岁,不仅在自我方面有了固定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、世界观,而且在与外界联系方面,有自己的人脉和朋友,有一定的口碑。
2、立业
从古至今,三十岁的人早已过了寒窗苦读的年龄,已经步入社会并有了自己的事业。
“立业”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,不仅要有稳定的工作,还要把事业方向固定下来。如果一个人到了30岁,还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,甚至是啃老,那就太说不过去了。就像郭德纲说的:“30岁之前怎么狂都行,30岁之后,再狂就没出息了。”
3、立家
在古代,30岁早已结婚生子,现代人虽结婚晚,但30岁也要组建自己的家庭了。“立家”不单单是组建家庭,还要承担家庭责任,不能再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或他人。
40岁又称“不惑之年”,人到40岁,必然经历了很多事,也想通了很多事。对外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血气方刚,任性冲动,对生活也多了一份沉稳。
对内明白自己,有理想,但不妄想;有希望,但不奢望;有作为,但不妄为。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,不过分乐观,但也不自卑消极,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。
到了50岁,就知道自己的命运轨迹,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人生。生活中,经常有人抱怨,抱怨命运不公、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别人富有、为什么没有别人有地位等等。
生活,要学会放下遗憾。孔子在《论语》中所说的知天命,就是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,学会顺应这个轨迹,坦然地接受这一切,不要整天抱怨和违逆。
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,发生过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,不要再耿耿于怀,向前看,不要让过去蒙蔽自己的双眼。
人生是个不断修行的过程,每个年龄段做好应该做的事,才不会后悔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